2023年全年,共有64家北交所拟上市企业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较2022年的109家减少41.3%。总体而言,相比其他板块,北交所的审核节奏较为平稳,但相比2022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审核数量下降较为明显。一、保荐机构2023年全年,共有36家券商的北交所IPO项目过会,相比其他板块,北交所的市场格局更为分散:头部集中效应不明显,中小券商参与度较高。东吴证券出人意料地以5家过会数排名第一,而中小券商开源证券也以4家过会数量与中信建投和中泰证券并列市场第二

总体而言,北交所仍是中小券商在投行业务弯道超车的较好契机,但随着沪深交易所IPO审核趋严、整体融资额度有限的市场环境下,大型券商可能进一步“向下蚕食”北交所市场。二、利润规模2023年过会的64家北交所企业中,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有12家,占比18.8%,这其中包含了一家未盈利企业。净利润3000-6000万的企业有37家,占比达到57.8%。6000万以上的企业有15家,占比23.4%,其中包含了5家净利润超亿元的企业(7.8%)。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行科技)为2023年唯一未实现盈利的北交所过会企业。并行科技2022年6月28日申报北交所获受理,2023年9月5日获得上市委审议通过,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根据招股书,并行科技称其为“国内领先的超算云服务和算力运营服务提供商,聚焦应用真实运行性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面、安全、易用、高性价比的超算云服务”。上市委关注的问题包括:净利润和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扭亏为盈的可能性及持续经营能力、盈利预测的可实现性、业务合规性、固定资产异地管控风险等。64家中的半数(32家)企业报告期内净利润保持逐年增长。另有4家企业(含并行科技)净利润持续下降,占比6.3%。三、地区分布2023年度,江苏和浙江分别有12家和9家北交所企业过会,占比分别为18.8%和14.1%,位列第一和第二。北京、广东和山东也各有6家企业过会,并列第三。城市方面,占据“地利”的北京企业有6家,排名第一,占比9.4%。同处江苏的无锡和苏州分别有4家和3家企业过会,位列二、三名。四、行业分布行业分布上,专用设备制造(C34)企业有10家,占比15.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I65)企业有7家,占比10.9%。此外,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C26)企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C38)企业各有5家。总体而言,北交所对行业的要求要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过会企业中还包含了1家农业企业和1家畜牧业企业。


2023年北交所IPO审核综述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