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快报记者 余以墨 广州报道
处罚密集落地,释放严监管信号
2025年11月,中国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了高压态势,多家上市公司因信披问题受到处罚。从监管措施看,本月案例呈现“处罚力度大、覆盖责任广”的特点。
11月,太原重工、三七互娱、富煌钢构收到处罚事先告知书。三家公司合计罚款金额超过8000万元,多名高管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充分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11月中下旬,嘉应制药、汇洲智能、锦盛新材、*ST新元、ST天圣陆续收到监管正式处罚。
2025年11月这一轮密集处罚,体现了监管机构对资本市场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及时追责”的执法导向。
从处罚范围看,涉及制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个行业,表明监管覆盖面无盲区。
从违规类型看,关联交易不披露、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传统违规行为仍是高发区,也是监管打击的重点。
八家公司收到预处罚或处罚
财务造假、关联交易隐匿、信披违规,这些资本市场的顽疾在2025年11月再度成为焦点,三家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太原重工通过提前确认拉弹泡项目风力发电相关设备收入、结转成本且少计相关收
2021年年报未披露与海南力源等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存在重大遗漏。基于此,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拟被罚共计3255万元。
富煌钢构的违规事实则为重组信披违法,标的公司财务造假。
而嘉应制药、汇洲智能、锦盛新材、*ST新元、ST天圣,五家上市公司相继收到监管机构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假业务,累计虚增收入1.57亿元,虚增利润3192万元,导致两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锦盛新材的违规行为关于关联交易披露不实。公司2022年与实控人侄子实际承包的公司厂房建设项目关联交易额达1.2亿元,占净资产的18.6%,但未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如实披露。
*ST新元的财务造假行为更为系统而严重。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公司通过虚构分布式存储装备集成业务,连续多年虚增营收、成本和利润。
ST天圣的问题追溯至更早的2017年至2018年,公司通过套取工程款和虚增中药材采购款等方式设立账外资金池,进而虚增利润。
投资者权益备受关注
的索赔也已拉开帷幕。目前已收到数百位投资者的索赔报名,正陆续递交立案申请。
目前暂定于符合以下区间的投资者即可参与索赔:
太原重工:于2015年4月11日—2025年7月25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7月26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三七互娱:于2015年3月31日—2023年6月27日期间买入,并在2023年6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富煌钢构:于2025年5月27日—2025年9月26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9月27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嘉应制药:于2024年10月1日—2025年4月25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4月26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汇洲智能:于2
锦盛新材:于2023年4月22日—2025年6月27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6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ST新元:于2023年4月26日—2025年3月27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3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ST天圣:于2018年4月23日—2025年1月8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1月9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作者:余以墨 编辑:张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