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两家上市公司鸿博股份(维权)(002229)、贵州百灵(维权)(002424)因业绩预告失准而面临投资者索赔,且示范性案件均为一审胜诉。鸿博股份因设备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导致业绩预告由盈转亏,而贵州百灵则因未及时预告业绩亏损及内控问题被审计机构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两起案件的一审判决结果均支持了投资者的索赔请求,为后续类似案件提供了示范效应。
鸿博股份算力业务前景待考
鸿博股份传统业务以安全印务、彩票热敏票印刷为主(营收占比62.64%),2023年起战略转型AI算力领域,通过全资子公司英博数科布局智算中心、AI硬件销售及软件开发,形成“印刷+AI”双轮驱动模式。
2024年1月11日,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为盈利3740万元至5610万元。然而,在2024年4月13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因设备销售收入原入账时间未得到审计机构认同,预计净利润更正为亏损5000万元至5800万元。
这一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董事长倪辉、财务总监浦威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尽管业绩预告失准,鸿博股份在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出色,净利润达8458万元(同比+437.46%),毛利率升至21.4%,营业收入同比大增337%至6.76亿元。
但这主要得益于与北京京能的合同验收,该合同金额从最初的10亿元调整为6.45亿元,直至2025年3月才收到验收报告。随着后续算力业务再无大额订单,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仅为7.5亿到8.5亿,净利润出现单季度亏损。
此外,鸿博股份股权高度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仅为1.63%,公司治理层短期内难以撼动。公司章程中对恶意收购后继任董事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原任董事会成员连任的条款规定,这进一步巩固了原治理层的控制地位。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鸿博股份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构成虚假陈述,判令被告赔偿投资者的投资差额损失。这意味着后续同类型案件股民胜诉概率较高,其他股民如需索赔应尽快处理,避免错过诉讼时效。
贵州百灵内控缺陷埋隐患
贵州百灵是一家集苗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主打产品包括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及胶囊等。
2024年4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最后一季度由盈利转巨亏,2023年营业利润为-4.84亿元。根据规定,净利润亏损应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预告,但贵州百灵未依规则进行业绩预告,违反了信息披露义务。
同期,公司被审计机构出具了2023年度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审计机构指出,该公司与市场开发及推广服务费等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计提不及时、不完整等重大缺陷,无法就公司财报中市场开拓及促销费用等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这不仅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决策,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秩序。
贵阳中级人民法院对贵州百灵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致投资者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示范案件一审胜诉,为广大受损投资者提供了维权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8日,贵州百灵还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意味着除了业绩预告引发的投资者索赔外,立案调查还可能产生新的索赔区间。
近年来,贵州百灵的经营业绩面临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1.77%和40.73%,净利率已连续3年同期下滑,降至3.59%。
此外,公司还涉及与华创证券的诉讼,若华创证券胜诉,可能通过司法拍卖处置3.49亿股(占总股本25%),对股价造成冲击。
两个买卖区间投资者获赔几率大
票,并在2024年4月13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以及在2024年1月31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贵州百灵股票,并于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均有望获得合理赔偿。
此外,因贵州百灵于2024年11月8日被立案调查,在2024年11月8日收盘时持有该股票,并于此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该股的投资者,也可提起索赔。最终索赔条件以法院生效判决为准。
证券索赔诉讼时效自违规行为揭露日起三年,贵州百灵首次违规揭露日为2024年4月30日,这意味着2027年4月30日前未提起诉讼的投资者将丧失胜诉权。
赔登记。索赔不仅是投资者挽损的手段,更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平正义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