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一直游山玩水,他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说起李白,大家都熟,这位大诗人不仅诗写得好,更是风流倜傥、潇洒不羁,号称“诗仙”。

他一辈子几乎没怎么工作,却能四处游山玩水,过得像个神仙一般逍遥快活。

  有人不禁要问了:“李白哪来的这么多钱?是彩票中奖了吗?”

李白可不是一般的“平民诗人”,他背后可是有个“豪横”的家族撑腰的,李白的祖籍在陇西,这个地方可是出了名的富庶之地,而且李白还姓“李”,这可不是个普通姓氏。

  在唐朝,“李”姓可是顶着光环的存在,因为李唐皇室就是陇西李氏出身的。

  换句话说,李白跟李世民、李隆基等皇帝有着血脉关系,说到底是“皇亲国戚”。

虽然李白不是直系,但也是这个大家族的一员,这种身份光环让李白即使落魄,也不会穷到哪儿去。

  再往上扒一扒,李白的九世祖是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皇帝李暠,这可是实打实的“皇家血脉”,虽然时代久远,但这皇族的底蕴和资源还是留下了一些。

李白的老爹李客在家族中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后来因战乱举家从西域碎叶回到蜀地定居,在这个富饶的“天府之国”,李家绝对过得不差。

可以说,李白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家庭给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也为他后来的“花钱如流水”提供了强力支持。

  李白的一生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那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许氏。

  李白27岁时,浪迹天涯的他终于决定安定下来,开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可你以为李白会娶个普通女子吗?那他可就太“不合适”了!李白找了个谁?许氏——一个背景深厚的大家闺秀。

她的祖父许圉师曾在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也是当时显赫的士族之家,这样的家庭背景,让李白的“女婿身份”显得金贵无比。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士族可是“高配豪门”的代名词,想进士族门槛的普通人可要花费不少心思。

而李白呢?一不小心就成了许家的“倒插门”女婿,虽然按现代眼光看,这“倒插门”多少有点不上进的味道,但在当时,那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李白不仅享受了许家的财富,还得到了自由。

  成家后,李白依旧是那个不受束缚的诗仙,依旧到处游山玩水,交友作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许家的“经济援助”。

许家支持李白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李白是名人,能给家族增光添彩;另一方面,李白的那些诗作和社交圈子对许家在社会上的声望有极大的帮助。

  毕竟有个著名诗人做女婿,在古代可是件倍有面儿的事儿。

李白在许家的日子可谓是“稳如老狗”,有了岳丈家这张长期饭票,李白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但好景不长,到了李白四十岁的时候,妻子许氏去世,岳家这棵“大树”也随之倒了。

许家总不能一直留着李白这个“上门女婿”,于是就给了李白一笔不小的补偿费,让他恢复自由身,这笔钱给李白提供了继续游山玩水的资本。

  除了家族的支持和岳丈的资助,李白还有一次“捞金”的高光时刻,那就是他短暂的“宫廷生活”。

李白凭借着卓越的才华和高人一等的名气,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被召入长安担任翰林供奉。

  这份差事听起来厉害,实际上就是个“文艺特聘”,李白的任务是给皇上写点文采飞扬的诗词歌赋,偶尔陪皇上吟诗作乐,生活舒适得让人羡慕。

不过李白的性格注定他在宫里呆不久,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没多久就因为太狂放不羁而得罪了权贵。

  皇帝觉得这人也挺有意思,就“赐金放还”——给了点钱,打发他走了。

李白不仅诗写得好,人还特别会交朋友,在当时,他的社交圈子里全是各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李白的存在简直就是个“行走的流量密码”。

  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为了博得李白的几句赞美,不惜大把撒钱请他吃喝玩乐。

  要知道,李白的诗那可是传世经典,谁能得一篇,那就相当于拿了个“古代诺贝尔文学奖”的附赠版。

李白的好友汪伦就是个经典例子,汪伦为请李白赴宴,花了不少钱财,最终得到了李白那首名垂千古的《赠汪伦》。

  李白不仅吃喝不愁,还能靠这层关系网“捞外快”,真是逍遥得没边儿了。

到了晚年,李白年事渐高,身体也开始不如从前,这时候的李白,已经没了当年的“风光无限”,但他还是没缺过钱花,因为他又找到了“经济支柱”——投靠了自己的族叔李阳冰。

  这位族叔虽然不是多么显赫的大官,但作为李白的亲人,对他还是很照顾的。

李白晚年的生活虽然不如之前那么富裕,但也没有沦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

  可以说,李白的晚年依旧保持着诗意与自在,虽然离世时已是暮年苍凉,却也没有在物质上有过多的愁苦。


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一直游山玩水,他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