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曝光,证监会拟罚超7900万,启动退市,投资者的钱该怎么要回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于10月10日发布的信息,证监会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企业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其简称是*ST元成,股票代码为603388)被怀疑在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中存在虚假记录的情况,出具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经过调查发现,*ST元成在连续三个年度里存在虚增营业收入与利润的行为,这一做法违反了证券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

证监会计划对该上市企业处以3745.46万元的罚款,对5名负有相关责任的人员合计处以4200万元的罚款,与此同时,还将对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采取为期10年的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由于*ST元成被怀疑符合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会按照法定程序启动退市流程。

对于该案件中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秉持应当移送就移送的原则,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把相关线索移送给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在同一天,*ST元成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根据这份告知书的内容,*ST元成的实际控制人、当时担任董事长的祝昌人受到了警告的处罚,并且被处以2800万元的罚款;

当时担任董事、副总经理的周金海受到了警告的处罚,同时被处以500万元的罚款;

当时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的姚丽花受到了警告的处罚,还被处以250万元的罚款;

当时担任财务负责人、副总经理的陈平和当时担任监事的余建飞,两人都受到了警告的处罚,各自被处以200万元的罚款。

从公开渠道获取的信息显示,在*ST元成2025年1月至6月的营业收入构成中,工程施工及绿化养护业务所贡献的收入占比达到97.39%,景观设计业务的收入占比为2.04%,信息服务及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是0.41%,其余业务的收入占比为0.16%。

对于那些因为*ST元成财务造假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自己投入的资金是否能够追回。

目前,虽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资金赔付方案,但是参考以往类似的案例来看,投资者可以在行政处罚决定正式生效之后,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通过集体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实施造假行为的主体追讨所遭受的损失。

不过,最终能否成功追回损失、追回损失的比例具体是多少,还需要等待后续司法程序的推进以及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定。

网友:

这波是“顶风作案”,连续三年造假,罚钱又要退市。实控人罚款2800万,高管们也跟着掏腰包,可小散的钱成了“打水漂”?

虽说能诉讼,但这事儿靠谱吗?

大家觉得这钱还有戏不?


董事长罚2800万!603388连续3年财务造假,小散的钱还能要回吗?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