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汇金科技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此前公司已经因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出具退市风险警示情形被“戴星戴帽”。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涉及的营业收入调减行为,认定公司销售业务控制未能得到有效执行,进而影响财务报表中收入和成本确认的截止性和准确性,与之相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运行失效,汇金科技又因此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虽然利空重重,假如不考虑9月之后的离奇大涨,公司股价相较于去年九月前并无下跌。
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行政处罚、判处刑罚未满六个月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减持本公司股份。那么公司2023年2月7日披露的控股股东和淄博国投的股权转让相关协议是否已经存在实质性落地障碍?
根据当时签署的股份转让事项、表决权放弃事项及上市公司向定向发行股份协议均约定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同意之日起生效,截止目前已超两年尚未取得有权审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上市公司除了每月做风险提示外并无任何进展。
此前公司业绩预告修正事项已经收到证监局警示函,近五年内也并无上市公司因为业绩预告失准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故大数据层面本次立案事项大概率跟业绩预告修正无关。而公司长达两年毫无进展的控制权变更事项相关信披是否及时充分?
对于一家营业收入连续五年下降,2024年半年报和三季报营业收入不到7000万,净利润全部亏损,净资产不到2元的公司,投资者纷纷以50元到60元的价格买入,相关交易动因层面更多偏向概念和控制权变更事宜。而这样的基本面对应这样的估值,超百亿的市值下跌股民索赔即使承担10%的责任对于公司或许也是免顶之灾。同时当市值远远高于公司净资产的背景下,如何认定证券虚假陈述的责任或许对于法院也是一种考验。
控制权转让属于投资者关注的重大事件,但是也是阻断其他虚假陈述行为交易因果关系的因素之一。如果涉及控制权转让事宜相关信息披不及时不准确问题,我们认为
免责声明
本文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作者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