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杭州的许大伯在田间翻土时,右手中指被一条蛇咬伤。他立即用棍子将蛇打死,并用嘴反复三次吸出伤口处的毒液,随后继续劳作一个多小时。直到右手中指疼痛、肿胀、发黑,才紧急前往医院就医。到医院时,许大伯的右手已肿胀至手腕。医生立即切开伤口引流毒液,并给予抗蛇毒血清治疗。
网友纷纷评论:“被蛇咬后又在田间继续劳作一个多小时,心可真大啊。”“还好医院有足够的血清,要不就发生大事了。”
也有不少网友关心,被蛇咬伤能索赔吗?
被蛇咬伤能否获得赔偿主要取决于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形。
如果在乡村田野、林区等未经管理的自然环境内被咬伤,由于不存在明确的第三方管理或过失行为,法律上一般不构成侵权责任,被咬伤人需要自行承担风险。换句话说,被咬伤人很难找到具有过错的责任主体进行赔偿请求。
但有许多地方政府专门设立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在这些地区,被野蛇咬伤后,符合条件的被咬伤人可以申请保险赔偿。一般需要及时报案,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受伤照片、医院诊断证明、病历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理赔。
据光明网报道,2024年5月11日,云南省蒙自市芷村镇护林员老钟在日常巡林时不幸被毒蛇咬伤。老钟向芷村镇林草中心报案,经芷村镇林草中心与保险公司积极对接,老钟得到了理赔。据《阳光重庆》报道,2024年8月16日晚,北碚区北温泉街道的刘女士在马安溪湿地公园散步时被蝮蛇咬伤,相关负责人告知,被蝮蛇咬伤符合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赔付标准,刘女士可以申请保险理赔。
许大伯能否索赔,主要取决于当地是否设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以及许大伯是否符合当地保险理赔条件。
如在具有明确管理职责的场所内被咬伤,情况则可能有所不同。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经营者应当对进入其场所的人员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在公共场合或已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的区域被蛇咬伤,且事故发生时管理方未能履行合理的安全管理义务,比如场所缺乏明显的安全警示、环境卫生不达标、草丛杂草未及时清理等,被咬伤人可向管理方索赔。在这种情形下,被咬伤人除了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外,通常还可以申请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赔偿。
但如果是因自身存在故意挑逗、主动攻击蛇类,或者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被蛇咬伤,且管理人没有过失的,通常由被咬伤人自担风险。
在野外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尽可能避免在蛇类经常出没区域长时间逗留。如不幸被蛇咬伤,被咬伤人及其家属应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收集相关证据,包括现场照片、受伤时的环境证据及事故报告等,以便后续索赔或在法律维权中证明管理方存在疏忽。
(封面图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