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一篇复星高照群副群主关于复星很客观、积极的观点,这个观点我们是认同的,这篇文章不是给复星写的软文。晚间又出了高管管理人员增持公告,其实这个增持公告问题很大。1、动机。时点拿捏准确,大股东要减持,股价大幅下跌,高管增持给市场信心,真正想给市场信心还是为了让大股东减持?真的想给市场信心股权激励不要拿了,都在二级市场增持行不行?这才会给我信心。2、增持人数不对。吴以芳、关晓晖、王可心、文德镛四位董事+17位高管(剔除文德镛)一共21人,为什么只有18人,其他3人(李东久、纪皓、RONG YANG)为什么不增持?李东久人家二级市场自己买过可以不强求。参与股权激励获授18.71万股重庆药友的刘强呢?拿了股票不参与增持吗?3、姚方和陈启宇为什么不增持。

不要说姚方和陈启宇已经不在上市公司任职,复星健康的股权激励他们参加了,拿钱的时候是上市公司的,掏钱的时候就不是上市公司的?

4、增持数量过少。位是中国最著名医药上市公司的高管,年收入几百万到上千万,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增持的股数就这么点?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增持公告里没有像大股东那样说: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如果用增持的18人薪酬和增持金额(按35人民币计算),高管们拿出自己2021年一年薪酬的24%增持,是不是很感动?这里面没有算李静(高级副总裁,可比最低330万元)、袁宁、苏莉、朱悦(副总裁,可比最低266万元)的薪酬,冯蓉丽。不相信高管们有机会一定会买更便宜的港股。用群里大户说的话:增持金额才一千多万,我波动的钱都不止一千多万了。不要忘了高管们后面还有股权激励21.29元成本的股票呢,如果把高管增持成本+股权激励成本进行平均(没有算港股员工持股计划的利益),可以看到平均的成本增加到23元多一点。如果你是高管,成本23元多,你愿意增持吗?定向增发完大股东减持,期间发布股权激励,H股员工持股计划需要二级市场买入,然后高管增持,这样操作串起来去想,你们认为是没有问题吗?给市场、参与定增的投资者什么样的反馈和信号,让他们以后如何再信任上市公司?这让我想起了《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百姓的钱三七分账,豪绅的钱如数奉还”,“得先让豪绅出钱,带着百姓捐钱。豪绅捐了,百姓才跟着捐。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我们再来说说原来本文想说的正题:复星系公司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应该认真反思给股东回报的问题。

复景这边”独“好。

什么时候实事求是变成一种奢侈品?!

么时候上市公司的沟通,股东不能参与,不持股但有关系的券商和基金却能参与?这是什么道理?

券商通过承包垄断投资者的参与权和对上市公司提问的权利,但问题是证券从业者是不能自己买股票,他们只是吹票者,去参加电话会能有多大意义?而个人投资者,真正用自己的钱买入股票,就因为不是券商的客户或者VIP,就没有资格参加。

“仅限某某券商内部使用,不允许外发,否则保留追究的权力”,不但垄断了参加和提问的权利,还垄断了知情权,而且上市公司和券商有泄露内幕信息的嫌疑。

什么问题都三缄其口,一切正常,不方便回答,真的把自己当做重要军工企业了?

名额。我不想每天听官方套话在我耳边,不想有人让我删帖。这是你的工作,但我有拒绝的权利。”

复星系沦落至此,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媚上欺下的工作方式,嫡系升天的圈子文化和不重视投资者(股东)关系产生的恶果。不要说获得过多少个奖,投资者真正的切实感受和口碑是最重要的,然而这些是你们嘴上说重视,行动上最不重视的。

ma、复宏汉霖使用的中国地图,依然是没有藏南和阿克塞钦。一个问题第一次犯是失误,可以改正,如果接连还出现这个问题,真的被国家处罚就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Gland Pharma是印度企业,但藏南和阿克塞钦是中国的。

我希望国家找上门来处罚你们的时候,你们可以理直气壮对他们说:“你是找事,上纲上线,小题大做。”

请务必重视!

怕你们不认账,给你们截屏完整了。

复星医药好赖隔几年还能来个高潮,复星国际、复宏汉霖、豫园股份、复星旅文,给投资者什么回报了,哪个不是95%以上的战损和阵亡率?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老郭一脸苦相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投资者不认同公司,难道老郭你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吗?能用利益回报股东,就不要只用格局和情怀。能用实际的分红和上涨,就不要用嘴炮忽悠。要让股东理解和支持,就要真诚平等和股东进行沟通,给股东实打实的回报。别以为股价跌了我才说这些话,就算不跌我也会说,去翻翻复星医药91元那时候我说的什么。


让股票飞:股民的钱三七分账,高管的钱如数奉还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