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离婚,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房子、车子、存款怎么分,可如今越来越多家庭有了股票投资,甚至有人靠炒股发了家,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婚前买的股票,婚后增值的部分归谁?一方拿工资买股,另一方没参与操作,这算共同财产吗?要是父母给的钱买了股,又该怎么算?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离婚时,夫妻名下的股票到底怎么分?

先说结论:关键看“钱从哪来”和“什么时候买的”,而不是“账户在谁名下”。

举个简单例子,你婚前用自己积蓄买了10万块的贵州茅台股票,结婚后一直没动,结果十年过去股价翻了五倍,市值变成50万,这时候离婚,这50万全归你吗?错!不是这么算的。

法律上有个重要原则叫“婚前财产个人所有,婚后收益一般共有”,也就是说,你婚前投入的那10万本金属于你的个人财产,但婚后增值的那40万,通常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你能证明这个增值完全是市场自然波动带来的,而且你没有进行任何主动管理或追加投入。

但如果情况反过来呢?比如你是婚后才开始炒股,工资每月拿出一部分买基金、买股票,不管账户开在你名下还是她名下,只要用的是婚后收入,那这些股票统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一人一半。

这里特别提醒一点:很多人以为“我爸妈给我转的钱买的股”,那就是我的个人财产,但请注意,如果这笔钱是在婚后转入,并用于购买股票,即便来源是父母赠与,也默认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除非父母明确表示只给你一个人(最好有书面赠与协议)。

还有一种常见误区:一方负责操盘买卖,另一方完全不管,有人就觉得,“我没碰过账户,也不懂K线,凭什么分他赚的钱?”但法律不看“懂不懂”,只看“是不是婚姻期间取得的收益”,只要你俩是合法夫妻,哪怕你连股票都没登录过,这部分资产依然是你们共有的。

那如果遇到复杂情况怎么办?比如婚前持股 + 婚后多次买卖 + 混合资金投入?这时候就得做“财产混同分析哪些应纳入分割范围,这种案子往往需要专业会计辅助,证据越完整越好。

以案说法:

北京朝阳法院曾审理过一起典型的股票分割案,男方婚前持有某科技公司原始股,价值约80万元;婚后未新增买入,但因公司上市,股票市值暴涨至3200万元,女方要求平分全部股权价值,法院最终判决:婚前80万属男方个人财产,但婚后增值的3120万元中,扣除市场整体行业增长因素后,剩余部分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酌情判女方分得约680万元,这个案子说明,法院已经开始精细化区分“被动增值”和“可归因于婚姻关系的增值”。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则规定了个人财产范围,包括: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尤其注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六条规定: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这里的“自然增值”就是指像房价上涨、股价随大盘上涨这类非人为干预的增长。

股票不是简单的“账户归属”问题,而是涉及时间、资金来源、操作行为和增值性质的综合判断,别以为婚前买了就高枕无忧,也别觉得没碰过账户就没份。

真正的风险不在股市,而在感情破裂时的财产清算。

建议:

婚前大额投资做好公证或留存资金流水;父母资助务必

感情可以冲动,财产必须清醒,提前规划,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彼此最后的体面。


离婚时股票怎么分?婚前买的、婚后涨的算谁的?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点文章




价值投资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