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号晚上,不少持有新华锦(600735)股票的股民刷公告时,心直接沉了下去。公告写得明明白白:股票9月29号停牌一天,9月30号复牌后就改成“ST新华锦”,每天涨跌幅度从10%砍到5%。这消息砸下来,2.28万名股东怕是整个假期都没法踏实过了。
先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新华锦被“戴帽”ST,根源是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了公司的钱,还没在规定时间内还上。根据公告,截至2025年半年报披露日,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的资金余额有4.06亿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占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33.34%。
其实监管层早就给过整改机会。8月26号青岛证监局就发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要求一个月内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可直到9月26号公告披露,这笔钱一分没还。按照上交所2025年4月修订的上市规则,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超过1000万元,且一个月内没清偿或整改的,就得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也就是咱们说的“ST”。规则摆得明明白白,“戴帽”算是触发了硬性条款,一点含糊的余地都没有。
更让股民闹心的是股价的过山车走势。今年年初,新华锦股价还挺亮眼,从最低4块钱一路涨到10.20元,不少人冲着这波行情入了场。可转折点正好出在8月26号,也就是收到监管决定书那天,之后股价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往下掉,到公告发出时,股价已经跌到了5.60元,从高点跌了超过45%,差一点就腰斩了。公司市值也跟着缩水,现在只剩24.01亿元,比起之前的高点少了一大截。
可能有人会问,控股股东手里不是有股份吗?卖了股份还钱不行吗?这话听着简单,实际根本操作不了。控股股东鲁锦集团持有新华锦1.86亿股,占总股本的43.27%,但这些股份早就因为涉及诉讼被司法冻结了,而且是100%受限——累计被司法冻结61.24万股、司法标记1.85亿股,一点能变现的股份都没有。
之前其实还有个还款的希望。今年5月,鲁锦集团和新华锦集团跟青岛啤酒签了协议,打算把手里的山东即墨黄酒厂100%股权卖了,对价6.65亿元,还把这笔应收账款质押给了新华锦作担保,想着用这笔钱还4.06亿的欠款。可没想到,9月6号和27号,鲁锦集团持有的新华锦股份以及即墨黄酒厂的股权,先后被东营和连云港的法院冻结了,和青岛啤酒的股权交割直接卡了壳,这唯一的“救命钱”也没了着落。
面对这局面,新华锦在公告里说,公司和控股股东在资产、业务、财务上都是独立的,目前各项经营活动还正常,不会受重大影响。从财务数据看,2025年一季度公司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1520元,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6,886.64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86.7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06%,经营层面确实还能维持运转。董事会也表态在督促控股股东盘活资产,除了推进黄酒厂股权交割,还要求对方加快处置其他资产,多方凑钱还债。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这笔钱到底能不能要回来?监管规则其实给了明确的时间线。按照规定,控股股东还有6个月的整改期,也就是到2026年2月25号之前,如果能把4.06亿欠款还清,并且整改到位,“ST”的帽子还是能摘掉的。但如果6个月后还没解决,公司股票会被停牌两个月;要是停牌期满还没整改好,就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成“*ST新华锦”;之后再给两个月时间,要是还解决不了,股票就会被强制退市。这时间节点卡得很死,一步跟不上,后面的风险就会翻倍。
从目前情况看,控股股东的债务问题确实棘手,短期内筹到这么多钱难度不小,但也不是完全没希望。毕竟即墨黄酒厂的股权转让协议还在,只是因为股权冻结暂时搁置,要是能尽快解决司法冻结的问题,这笔交易还有推进的可能。而且公司也在督促控股股东处置其他资产,多渠道筹措资金,只要有实质性进展,就能给股民吃颗定心丸。
对于已经受损的股民,其实不用光等着,是有明确维权途径的。根据法律规定,因为上市公司违规导致投资损失的,股民可以依法索赔。像新华锦这种情况,凡是在2025年8月26号收盘时持有股票的股民,都符合索赔的基本条件。
这里要提醒一句,维权得走正规渠道,别轻信网上那些“百分百能索赔成功”的虚假宣传,更不要在拿到赔偿款之前交任何费用,避免二次受损。而且索赔是有时间限制的,最好尽快行动,收集好股票交易记录、持仓证明这些材料,为后续维权做好准备。
这事其实也给所有股民提了个醒。炒股不能光看股价涨得猛,得盯着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大股东的资金状况。像新华锦这种,虽然上半年还有盈利,但大股东占用资金超过净资产30%,这种潜在风险早该警惕。以后看财报,除了营收、利润,“其他应收款”“关联交易”这些栏目也得重点看,里面往往藏着风险信号。
目前距离6个月的整改期还有时间,新华锦的后续进展值得关注。不管是黄酒厂股权转让的冻结问题能否解决,还是控股股东能找到其他资金来源,每一个进展都直接关系到2万多股民的切身利益。咱们也希望控股股东能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把欠款还清,让公司回归正常经营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