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沪指在3600点附近来回横跳,上午沪指跳水,但午后全面走高。而最近的中国资产中,吃药行情继续,医药股全面爆发,从创新药开始蔓延到cro赛道。
今日CRO全面爆发,睿智医药20cm涨停,药石科技涨18.8%,九州药业、昭衍新药涨停,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CRO龙头暴涨。
值得注意的是,5月至今,药明康德A股涨超71%,H股已涨近90%。药明康德公告,上半年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公司预计2025年整体收入从人民币415亿至430亿元上调至人民币425亿至435亿元。
与此同时,港股医药股持续爆发,药明康德业绩利好,直接带动药明系股价爆发,药明巨诺大涨33%,药明康德涨超11%;此外,东曜药业涨超15%,先声药业、泰格医药涨近10%,石药集团、绿叶制药等涨超8%。
对于医药股爆发,其实此前金石杂谈就多次提到,其中网红私募陈宇在3月表示,2025年创新药,就是2005年房地产。金石杂谈查询发现,比如万科,2005年股价还不足1块钱,到了2027年股价飙升至15元以上,造就了10倍大牛股行情。
陈宇之后,启明创投高呼: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启明创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Gary Rieschel表示,10 年前,中国在同类首创药物研发方面落后美国20年。今天,只落后两到三年。
医药股爆发背后,至少有四大原因:一是政策转向。3月医药股尤其创新药集体大涨时,告别“唯低价”集采政策相继传来。申万宏源认为,征求意见稿是医保局“唯低价”集采政策转变的重要拐点,无底线低价时代过去,高质量时代到来。
7月中旬,第十一批国家集采亮出新规则: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科学确定采购品种,从而保护行业创新积极性。
2)创新药重磅BD有序落地,首付款屡创新高。根据药时代、医药魔方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时间超50起,总金额超480亿美元;2024年,我国创新药出海总数达98笔, 较2023年我国的69笔增长29笔。
从出海的总金额来看,截至目前授权总金额超过20亿美金的国产创新药项目达15款, 涉及的企业包括科伦药业、百利天恒、三生制药、恒瑞医药、康方生物等上市公司。
5月20日,三生制药以首付款12.5亿美元、总交易额60亿美元与辉瑞达成全球授权协议,震惊整个医药圈。从首付款金额来看,今年3月,诺和诺德与联邦制药达成合作后的交易预付款排名第二,为2亿美元,仅次于三生制药与辉瑞的交易。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联邦制药、恒瑞医药、和铂医药、石药集团、信达生物、映恩生物、康诺亚、迈威生物等在内的多家国内药企纷纷将自己的管线进行对外授权,交易项目不乏单抗、双抗、GLP、ADC等热门靶点,覆盖疾病包括肿瘤、自免、减重等多种常见疾病类型。
3)医药股业绩催化。不少医药公司陆续公布业绩,100多家医药企业,有60%实现盈利,且有不少公司利润翻倍,业绩靓丽的公司往往会获得资金追捧。
比如,药明康德公布业绩,利润同比翻倍,虽然有很多是投资收益,但不妨碍公司股价大涨。A股涨超8%,H股涨超11%,药明巨诺更是暴涨33%。此外,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目标,从425亿元上调至435亿元,同时提升自由现金流目标,从50亿元上调至60亿元。
对于药明康德,甚至有股民借用《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只翻倍股摆在我面前,我以为没名堂没有珍惜,只买一点点。等翻了二倍后,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说说出那三个字:我还能买!如果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与公司一起成长。
甚至,在CRO赛道的龙头药明康德爆发之际,资金开始从创新药的炒作蔓延至CRO赛道。随着药明康德业绩超预期,市场开始期待CXO赛道回暖,一是业绩好的股票容易被炒作;二是境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业绩会率先恢复,从而更容易被资金炒作。
就一季度来看,一季度净利润增长可以憧憬二季度及以后的业绩表现,比如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博腾股份等等。金石杂谈查询发现,2025年一季度或24年年报数据来看,药明康德海外业务占比超85%,利润翻倍;康龙化成中期利润下降逾3成,海外收入占比大约84%;凯莱英海外业务占比74%,睿智医药、成都先导等也都超80%。
4)2025年上半年,一大批药物获批,金赛药业、贝达药业、先声药业、信达生物、必贝特、信立泰、恒瑞医药、泰康生物、石药集团等等。信立泰今年涨67%,先声药业涨105%,信达生物涨173%。
就在近期,广生堂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奈瑞可韦GST-HG141 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公司股价1个月暴涨157%。
以下是西南证券整理的2025年下半年有望获批上市的药物,可以积极把握。
最后,简单看一眼,医药翻倍基比比皆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重仓香港医药夺得公募冠军,长城、永赢等位列前茅。还有,医药股持续大涨,大概率成为今年主线,但是也要注意回调风险,注意控制仓位和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