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深圳市龙岗区住建局了解到,龙岗区探索运用AI赋能小散工程智慧监管模式,推广“两终端一平台”、机器狗巡检、AI智能摄像头监控等形式多样的小散工程智慧纳管方式,有效破解了6488个在建小散工程“点多、量大、面广”等监管难题。

据介绍,龙岗区试点先行,着力打造“AI+小散工程智能监管”场景,在龙城、吉华、坂田等4个街道开展小散工程“AI+”智慧管理试点。

其中,在龙城街道创新推出国内首个移动AI终端+智能控电终端+智慧监管平台的“两终端一平台”,依托智能安全帽、智能控电箱和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作业流程实时监测和安全隐患自动识别,并利用DeepSeek大模型对巡查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该模式是龙岗区在建筑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进传统建筑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和实践,实现对小散工程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及时发现并预警安全隐患,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并在解决巡查员履职不尽责、不专业、不廉洁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实现巡查人员履职100%到位,单个小散工程项目巡查时长提升166.7%,隐患发现率提升近4倍。

同时,龙岗着力搭建“AI+小散工程智能监管”平台,整合社区网格员、物业管理处、施工单位等多渠道信息资源,实现信息集中管理与共享。在“i龙岗”开发全区统一的备案登记入口,施工企业和人员相关资质一键调取,无需重录,并能生成电子施工通行证;利用OCR技术自动识别备案材料,优化流程,极大便利施工企业和业主。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登记企业1.24万家,纳管人员10.11万人,备案项目6.5万宗,备案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区还推行了“智能视频监控+云端AI大模型分析+智能管理设备”模式,通过在小散工程现场布设“高清摄像头”“智慧电箱”“移动安全帽”,全天候自动抓拍“未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衣”等不安全行为,全天候监测“违规用电”事故隐患并远程断电,全天候移动巡防隐患死角,破解小散工程登高作业、临时用电等各类事故防范难题。

文|记者 姜兴贵 通讯员 唐永国


深圳龙岗AI赋能小散工程智慧监管,有效破解6488个工程监管难题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