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热点观察室
58 岁的周大叔,身体向来还算硬朗,唯一让人发愁的,就是冠心病。这一年,冠心病就像个调皮的 “小恶魔”,愈发猖獗起来。周大叔只要走路稍微快一点,胸口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胸闷、胸痛的感觉一阵接一阵,难受极了。
为了搞清楚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周大叔赶忙前往医院。一系列检查做完,医生严肃地建议他接受心脏支架手术。生活里,很多人对心脏支架手术一知半解,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哪些情况需要安心脏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说白了,就是急性血栓把心脏血管给堵住了。这时候,血管就像被巨石阻断的河道,血液无法流通,要是不赶紧打通,会有致命风险,就好比给心脏判了 “死刑”。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得靠放置心脏支架来 “救命”。有数据显示,放了支架后,死亡率从之前的 30% 大幅降到了 5% 以下,所以,心脏支架手术对这类患者而言,那是相当必要。
药物无法控制的心绞痛
有些患者,按时按点服用药物,可心绞痛依旧时不时 “冒出来”,而且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连日常的散步、做家务都变得困难重重。这种情况下,安装心脏支架能 “出手相助”。它可以解决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问题,改善心肌缺血状况,让心绞痛不再频繁发作,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能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造影发现重度狭窄
还有些患者,平日里没啥明显的心绞痛症状,看似一切正常。可一做造影检查,却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得厉害,狭窄程度达到了 80% 以上。这就像水管被大量污垢堵住了一大半,水流很难通过,心脏也面临着缺血的风险。这种时候,安装心脏支架,能有效降低心肌缺血风险,给心脏的血液供应上了一道 “保险”。
常见的心脏支架误区有哪些?
放置了心脏支架以后就不能运动了
不少人觉得,心脏支架一放进去,就像给身体上了 “枷锁”,不能再运动了。其实啊,这完全是误解。心脏支架会和血管壁紧紧贴合,稳稳地支撑起血管。只要心脏功能良好,没有心衰,运动时也没什么不舒服,还是鼓励大家适当运动的。不过,可别去挑战剧烈运动,像散步、打太极这类有氧运动就很合适,既能活动身体,又不会给心脏造成太大负担。
放了心脏支架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有些患者天真地认为,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但现实并非如此。心脏支架只是暂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就像把被挤压变形的水管重新撑圆。可要是不注意生活方式,依旧抽烟喝酒、胡吃海塞,还不按时吃药,病情很容易卷土重来,甚至恶化。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如果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疾病,这些慢性病要是控制不好,会像 “加速器” 一样,让冠心病进展得更快。所以,控制好慢性病,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心脏支架是被国外淘汰了几十年的产物
有人说心脏支架是被国外淘汰了几十年的产物,这可大错特错。世界上第一例心脏支架手术在 6 年才开展,从那到现在也就 30 多年,哪来的 “淘汰几十年” 一说?看看数据就知道,美国每年心脏支架的消耗量超过 100 万个,咱们国家在 2016 年,心脏支架的消耗量也高达 67 万个。从这些庞大的数字就能看出,心脏支架手术在国内外都广泛应用,并没有被淘汰。
装上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少年?
心脏支架手术可不是 “减寿手术”,恰恰相反,它延长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要说装上心脏支架后能活多少年,这可没有统一答案。有的患者术后能精神抖擞地生活几十年,可有的患者却只存活了几年,甚至短短几个月,这背后主要和以下三点有关:
和患者的重视程度有关
做完心脏支架手术,要是不把自己的病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保持抽烟、酗酒、熬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不管不顾,那身体状况肯定会每况愈下,寿命自然难以长久。但要是患者术后格外在意自己的身体,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饮食上也严格把控,远离高油高盐食物,那活的年头肯定会更久。
和做心脏支架手术时的年龄有关
寿命这事儿,本就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时,年龄已经很大了,身体机能衰退严重,就算不做支架手术,可能也快到生命尽头了,所以术后存活时间有限。可要是患者手术时年纪不大,身体底子还不错,相对来说,术后生命续航的时间肯定会更久。
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关
要是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前,身体状况就不太好,合并多种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因为脑卒中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那即便做了支架手术,身体恢复起来也困难重重,存活时间也不会太长。但要是患者手术前身体倍儿棒,没啥基础疾病,那术后自然能活得更久一些。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