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已结束的财报季,多达235家上市公司收到了非标意见。而在私募领域,不止一家百亿私募,因“非标”意见被红字提示。
审计机构犯难
据统计,2022年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有235家公司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意见。
这一数值依然处于高位。
行家逐一查看了非标的情况:105家公司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93家公司为“保留意见”,37家为“无法表示意见”。
行家发现,无法表示意见的37家上市公司均已经“披星带帽”。其中,*ST吉艾(300309.SZ)已进入退市整理期,股票简称变更为“吉艾退”。
就行家所知,审计机构似乎没有动力出具“非标”意见。一方面,审计机构的的收入来自上市公司,平白无故不至于得罪“金主”。
另一方面,也要接受证监机构监管,过往的监管处罚来看,审计报告可以作为处罚的依据。不出事则已,出事倒查,无论是审计机构还是签字人员,吃不了兜着走。
在权衡之下,标准无保留意见,或许并不意味着真实可靠,为了甲方的饭碗昧着良心签字的情况恐怕不能杜绝。而宁可不接业务,也要出具“非标”意见,问题恐怕超出想象。
牵涉券商股东
浏览某乎,行家也发现了一些总结,对非标意见的“大白话”。
以这一标准衡量,行家发现了两家控股券商的上市公司,“锅”可能有些大。
曾是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仍在等待监管批复转让股权的*ST泛海,2021年和2022年报均是“保留意见”。
当然,两家券商并没有受到影响。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分别为民生证券和中天国富证券2022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2022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简称天职所)出具了“保留意见”。更名为麦高证券后,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简称:致同所)2022年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监管红字提示
行家由此想到私募领域,审计报告很少有公开披露。但中基协却以“红字”提示,对存在“最近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类型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私募机构进行标注。
据中基协私募列表,现有89家私募存在“非标”提示;80家有存续产品的“非标”私募机构中,上海正心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正心谷)和浙商创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商创投)为百亿私募;东方成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成安)和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简称:民生信托)为准百亿私募,四川鼎祥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简称:鼎祥股权)、江苏成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江苏成安)和上海雷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雷根资产)的管理规模在20-50亿之间。
知名私募背景
公开信息显示,正心谷为个人独资私募机构,在资本市场知名度颇高。
正心谷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林利军,有着资深的监管和金融行业履历。从上个世纪起,他相继在上交所、证监会和外资机构任职。自2004年5月到2015年4月,他在汇添富基金任总经理长达11年之久。虽然资历老道,林利军却并没有采取认定方式,而是参加考试获得基金从业资格。
。
再来看“非标”私募中管理规模较大的证券投资类私募,雷根资产。
股权穿透显示,雷根资产唯一一家股东雷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雷根实业),由设立于香港的雷根亚太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控股。也因为此,在中基协备案显示为外资独资私募。
雷根资产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李金龙,早年任职于在港机构。而合规风控负责人朱鸿,技术背景,此前曾在上海大陆期货有限公司(简称:大陆期货)等机构担任程序化研究员。
这也让行家产生疑问:背景不凡,规模可观的知名私募,财报究竟有什么情况?审计机构为何会出现非标意见?
而审计机构是做出了“带有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还是“保留意见”,甚至是“无法表示意见”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