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市公司、券商能、国企违法,法院知道了会主动处理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诉讼采用“不告不理”的原则。在证券、股票、期货等投资交易中,如果投资者想通过民事诉讼维权,就必须自己到法院起诉。

即便是国企,在交易中存在违约、违法等行为法院也不会主动加以干涉。

7.投资者起诉须符合哪些条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投资者起诉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有明确证据证明自己和被起诉公司有投资关系,这里的证据一般就是相关投资协议、证券交易记录、证券持有证明等等;被诉事由属于民事诉讼管辖范围,比如在《证券投资者、股民、期货私募投资者应该知道的100个法律小常识(一)》中列举的相关类型诉讼,都可

8.起诉了法院就会处理吗?起诉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我国法院审判体系中,立案阶段只进行管辖、材料符合标准的基础审查,换言之,起诉要成功被法院立案处理,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案件管辖正确且提交材料正确。

案件管辖有专属管辖、约定管辖、地域管辖等内容,同时基于投资还有可能在投资协议签订地点、被告公司注册地、被告公司经营地等多种情况,所以一般要结合具体的案情、协议内容进行分析。

如果相关协议还约定了有纠纷必须仲裁处理,那么投资者在诉讼之前还需要进行仲裁。

9.投资者可以随时起诉吗?

不能,《民法典》对民事诉讼有时间规定。根据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投资者因证券商违约或侵权提起诉讼,其期间(即诉讼时效)规定为3年。

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的对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期间,过了诉讼时效对方抗辩,那么投资者就面临着非常大的败诉风险。

但是诉讼时效存在中止情形,如果投资者在3年内以合理、可作为证据提供的方式催促被诉证券商履行义务,那么这3年的诉讼时效就要顺延。

所以投资者既要合理掌握时间又要掌握合理方式。

10.股民起诉证券商,到哪里起诉?

我国《民事诉讼法》将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管辖,主要分为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其中地域管辖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

《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个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或其所属证券交易营业部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主要营业部所在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投资者与证券商就股票交易代理合同或侵权产生的诉讼,一般在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对方所在地、侵权发生地进行诉讼。


证券投资者、股民、期货私募投资者应该知道的100个法律常识二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点文章




价值投资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