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月5日对外公布了晋城市沁水县八里坪遗址考古发现和收获:该遗址是山西晋东南地区已知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多元文化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枢纽。
八里坪遗址位方米,包含庙二晚期、龙山晚期、二里头时期文化遗存。
经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八里坪遗址出土的碳化植物、动物骨骼、玉石器等遗存进行鉴定,考古人员推断,狩猎采集经济在八里坪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山环水绕的山地环境对生产模式具有很强的塑造性。
据介绍,八里坪遗址西距陶寺和周家庄遗址的直线距离均为90公里,南距二里头遗址110公里。因其所处的沁河中游地区是沟通东西、连接北方的关键节点。近年来围绕遗址及沁河流域的考古工作,实证了中原核心区和周边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周边区域人群迁徙或文化因素向中原汇聚,促成中原核心区的崛起并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持续开展调查、发掘及综合研究,对于认识晋东南地区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来源:光明日报、山西科技报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