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院已发出传票,投资者诉宋都股份证券虚假陈述案将提交法院立案,并将于近日开庭。曾经的房地产百强企业,除了只能黯然退市,还要面对投资者的诉讼纠纷。

此外,已经退到新三板的宋都基业在1月8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对*ST宋都过往关联交易未披露进行处罚,其中对俞建午给予警告 , 并处以50万元罚款。更早前的2021年12月22日,俞建午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没收违法所得3679.31万元,并被处以1.10亿元罚款。

且在2022年3月22日收盘后仍持有思创医惠的受损投资者;2022年3月30日至2022年8月18日间买入,且在2022年8月18日收盘后仍持有思创医惠的受损投资者;2021年5月27日至2023年4月21日间买入,且在2023年4月21日收盘后仍持有思创医惠的受损投资者可申请索赔挽损。

同样作为房地产企业的首开股份目前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从发布 的2023年销售年报来看,其实际销售面积小于原计划销售面积。除了销售业绩不达标,在首开股份2023年业绩预告中,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80,000 万元到-580,000 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20,000 万元到-620,000 万元。相比2022年度,亏损有所扩大。对于业绩预亏损,首开股份指出,部分项目售价调整,毛利率下降。另外,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同比有所增加等。客观的说,在房地产存量市场上,价格下调是必然趋势。

此外,正因首开股份在2021年存货减值测试中,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5亿元,少计资产减值损失4.05亿元。导致首开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错报,对此,首开股份因证券虚假陈述受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2023年4月29日,首开股份发布《关于前期差错更正的公告》,主动进行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补提存货跌价准备4.05亿元。

作为大型国有房地产上市企业,在政府的托底与庇护下,抗风险能力上具备相应的优势。近年来。首开股份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已获“2023中国绿色低碳 地产指数 TOP30第三名”、“2023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国企TOP10第二名”、“2023中国绿色低碳地产(运行)TOP10第三名”、“2023中国绿色低碳地产(住宅)TOP10第三名”等荣誉。


宋都股份投资者诉讼近日开庭, 首开股份仍可挽损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