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罚14亿造假,郭柏峰把旧证券法薅秃了,你气不气?
2025年9月26日,美晨科技罚单落地:五年虚增14.38亿营收、6.58亿利润,组织者郭柏峰只交30万,外加10年市场禁入。股吧里瞬间炸锅——“这点钱都不够他一晚会所花!”我刷到这条评论,心里咯噔一下,真替被套的散户疼。
真实网友热评:
“14亿造假罚30万,我炒股亏3万都没人管,这市场谁还敢玩?”——点赞3.2万我2019年买过美晨,那时它名字还带“生态”俩字,K线走得像心电图,朋友劝我“园林+环保,政策风口”,我信了。后来割在4块8,今天一看股价1块9,ST美晨。原来那几年它靠假合同硬撑,赛石园林把荒山包装成景区,把政府还没付的工程款提前写进收入,郭柏峰在业绩说明会上穿唐装、谈情怀,台下小散拼命鼓掌,现在回想像看猴戏。
效,他2018年底“恰好”收手。监管不是不想重锤,是法条只允许拍苍蝇。更离谱的是,他卖壳到手6亿现金,承诺补2.18亿业绩补偿,五年过去,年报里只剩“正在催收”四个字,小散连影子都没摸着。
接下来,公司9年3月30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光这个时间过滤器就筛掉一大半。就算赔,平均每股能拿回两毛钱都算胜利,而郭柏峰的30万罚款早进国库,和散户半毛钱关系没有。
最扎心的是,新法以后,罚款上限提到1000万,可类似案子反而少了。为啥?造假手法升级,不再赤裸裸虚增收入,改用“子公司体外循环”“隐性担保”打擦边球,调查周期拉长,等罚单落地又可能跨过新法窗口。猫鼠游戏永不停,只是换地图。
所以,别看30万笑话,它像一面镜子:旧法年代,造假是算好成本的生意;新法年代,成本提高,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散户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见业绩连年暴涨、现金流却常年为负、应收账款比营收还高的公司,直接拉黑。别幻想自己能在骗子收手前逃顶,我们没那个时间差。
一句话收尸:30万罚单不是终点,是旧时代给造假者的最后一封情书,接信的人早已财富自由,留信的散户还在排队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