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资本市场法律观察组

一、最新经营动态:业绩持续承压 诉讼风险叠加

2025年4月9日,卓锦股份(688701)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200万元至0万元,同比下滑45%-68%。这是继2024年全年亏损1.2亿元后,公司连续第五个季度陷入亏损泥潭。核心业务环境治理板块营收同比缩水32%,订单获取能力持续疲软,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加剧。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股价自2024年10月行政处罚落地以来累计下跌57%,2025年3月更因控股股东质押股份触及平仓线引发恐慌性抛售。多重利空下,投资者损失与信披违规的关联性成为法律界焦点。

二、违法事实回溯:财务造假坐实 行政处罚落地

2023年5月20日,浙江证监局对卓锦股份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2021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成本隐匿:将1.2亿元项目成本以保证金名义计入往来款,虚增当期利润28%;

信披违规: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及重大合同终止事项,导致投资者决策误导9。

2024年12月,上海金融法院对首批索赔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公司虚假陈述行为与投资者损失存在因果关系,判令赔偿投资差额损失70%。该案为后续集体诉讼提供重要司法参照。

三、索赔条件与时效规则

适格投资者范围

买入时段:2022年4月29日至2022年10月30日;

卖出时点:2022年10月31日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亏损股民。

诉讼时效警示

索赔时效截至2026年5月20日(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告日起3年),剩余时效不足8个月;

结语:强化信披监管下的投资者救济路径

注册制改革深化背景下,卓锦股份案再次凸显财务造假的法律代价。建议受损投资者把握时效窗口,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卓锦股份(688701)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亏 股民索赔时效仅剩8个月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