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的一期股市大案调查,将家居企业“宜华生活”再次推进大众视野。这起被证监会确认为2021年典型违法案例之一的财务造假案,从而曝光更多案件细节。

图源:央视财经

那么,宜华生活是通过哪些手段来编织财务谎言?为了对抗证监会的调查,它又耍了哪些花招?

宜华生活:连续四年财务造假

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宜华生活”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累计虚增收入71亿元。

宜华生活异常的财务数据,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20年4月,证监会依法对宜华生活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

据央视财经介绍,在证监会调查期间,宜华生活耍了不少花招,而为了隐藏公司的财务造假事实。

宜华生活提供的所有和境外客户签订的合同,都只有一个框架协议,不提供基础交易资料,公司整个外销流程不透明。

而稽查人员想要问询的核心员工或者高管,不是离职就是联系不上,甚至公司整个进出口部门消失了。

图源:央视财经

此外,宜华生活还通过两个完全独立的生产业务系统,分别做出了两套数据。一套数据货值虚高,用于报关,另外一套则是跟境外客户对账的真实数据。

而当稽查人员进场时,他们则将真实数据系统电源拔掉,用虚假数据系统来应对检查。

这其中,仅一项梳妆台的价格,在真实报价与出口报关的价格之间,差价就将近6倍。最终,调查组找到了真实交易资料,进一步夯实宜华生活财务造假证据,并对案件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罚。

新规下的首批“1元退市股”

在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证券法的实施,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与退市制度进一步完善,宜华生活财务造假案,成为首批适用新证券法惩处的恶性案件。

去年3月22日,由于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宜华生活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正式退出A股市场,它也由此成为退市新规下的首批“1元退市股”之一。

2021年10月18日,证监会就宜华生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下发了处罚结果,其中宜华生活被处以600万元罚款,公司实际控制人刘绍喜除被罚款930万元外,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图源:证监会网站

此外,还有宜华生活18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也均被依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宜华生活退市 危局未解

天眼查资料显示,宜华集团当前被执行人达25条,被执行总金额为59.42亿元。

据2021年年报介绍,报告期内,宜华生活作为被告人/被申请人的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达48.09亿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为159.4%。

图源:宜华生活2021年年报

5月13日,宜华生活对外公告了最新诉讼进展,张素梅、赵连云等49名投资者已向其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合计1451.96万元。

而这已经不是宜华生活近期首次被投资者起诉事件。两个月前,一位名为唐宇寰的投资者也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宜华生活及其他被告共同赔偿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手续费、投资差额损失部分过户费合计665.55万元。

而除了被投资者起诉外,宜华生活与金融机构之间也面临着多起纠纷。

2021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国银行汕头分行、渤海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光大银行深圳西丽支行四家金融机构已经将其告上法庭,累计涉及总金额33.53亿元。

宜华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宜华健康,于2022年4月6日发布了关于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

从1995年创立到2004年登陆A股,宜华经历了“创业艰难万死一生”的10年。从2020年4月爆雷到2021年3月退市,宜华却只用了“兵败如山倒”的短短1年时间……

一代木业大佬落幕,折射的不仅仅是家居行业的临暖悲凉。

视财经、证监会官网、每日经济新闻、网上公开

责编:阿黎

校对:风华

审核:龚紫陌

最新的市场动态,最热的企业分析,最前沿的经济分析。你想知道的财经新闻,都在这里。快来关注财智头条↓↓↓

原标题:《【财智头条】宜华生活:连续四年财务造假 拔电源对抗监管!》


【财智头条】宜华生活:连续四年财务造假 拔电源对抗监管!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